手機fpc廠經調查發(fā)現,智能手機采用的手機fpc產值已經直逼硬板,甚至超越硬板,今年平價智能手機趨勢成型,手機fpc的需求量從高階機種擴散到中低階機種,預估2017年以前軟板將維持強勁成長。
2007年iPhone問世之后,軟板、載板的應用得到重視,目前蘋果、三星任一款高階手機的手機fpc用量均超過10片以上,使軟板產值占PCB產業(yè)比重從10%以下,一舉攀升至10%以上。
智能手機內用的Anylayer HDI約達3美元,軟板含Assembly價值約15美元,扣除Assembly的價值剩下4.5美元,可以說軟、硬板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已經達一比一,軟板甚至超過硬板。
受限于價格,平價機的Anylayer HDI用量減少,2階以上的HDI取而代之。另外軟板的用量將從8片以上降至5片,低價化趨勢對軟板、Anylayer的要求又不一樣,對產業(yè)來說都是一大變動。
在智能手機、平板主流當道下,姜旭高認為fpc需求將續(xù)成長,估2013年成長8~9%,未來5年年復合成長達6~7%;另外軟硬結合板需求波動了10年,今年也趨向成熟,且主流從3 Layer過度到2 Layer,無膠式產品位居主流。
過去5年PCB的需求與獲利變化不大,不過短期之內需求仍集中在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與汽車,其他領域乏善可陳,上游供應鏈還是面臨嚴苛挑戰(zhàn)。
不過fpc廠家也捎來好消息,一是AnyLayer HDI受限于龐大的投資門檻,不僅競爭者減少,產能擴充也減速;另外臺灣廠商今年的表現比去年好,顯示臺灣PCB廠已漸從PC、NB衰退泥淖中脫身;今年全球成長幅度雖僅0.8%,但是明年成長幅度可望提升至3.5%。